随着信息的发达,生活水平的提高,纵然易经国学仍能深入大多数中华子民的生活中,不过,生态已经慢慢从「完全接受」到「审慎考虑」目前进入「心存怀疑」接着便是「理性应证」的阶段。此一改变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易学界里面,故弄玄虚者有之,装神弄鬼者有之,借机敛财者有之,鱼目混珠者有之。几年来的劣币驱逐良币,已经让大众对五术人不再信任。不断的将易经学术当作商品,也已经让大众开始怀疑它的真实性。此种变革,很值得一学工作者或研究者的一个审思。
易经学术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,自然有它学术依据,不论阳宅学也好,命理学也好,都有它基础、推理、统计、分析的基本架构,这种基本的东西并不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太多的改变。元素的组合可以千变万化,但基本元素绝不可能改变。或许有人认为,古人可以创法,而且古人的法已经不适用现代,所以现代人也可以创法。乍听之下似乎有理,只是试问创法的理论根据又是什么?自认可行的创法需要时间和实务的印证,哪几个不是将信奉者当作实验品,就好像卖伪药者,有钱赚就好,管你有没有效。不实际的东西绝对经不起时间的考验,大众终于慢慢发现五术界最多的是「各说各话」。也让希望进入易学界一窥堂奥的朋友,吃了几次闷亏之后,而开始裹足不前,不再轻易相信别人,称的上是易学界的悲哀。
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或督促每一个易学界所谓的「大师」本着良心做事,有一说一。但是可以以学术为导向,凡事讲求理论依据,合理推理,,教育大众建立理性分析的态度,和分辨对错的能力,自然不会有「我说了就算」的崇拜式信仰,也会是理性智性而非迷信的学习态度。